上海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提质升级

2022-11-29 12:58 来源:总局政府网站,作者:蔡创 次阅读

1.jpg 

2.jpg 

11月26日,2022年上海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第一期培训在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举行。在参加培训的109名学员中,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等学员占比六成。

为贯彻落实《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关于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要求,2022年上海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由上海市体育局主办,在11月26至27日、12月3日至4日、12月17日至18日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三期。上海市体育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赵光圣在开班仪式讲话中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本次培训班既是广大优秀体育人才一次难得的深入交流、提升能力的机会,也是推进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蓄力过程。希望广大学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思想站位,做好角色转变;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全民健身。

上海市体育局由群体处与人事处、上海市体育总会、上海市体育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联手,整合项目资质,广泛开展培训动员。报名通知一经发出,吸引体育行业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不乏各高校体育教授、世界冠军、运动健将等,有效推动全民健身人才储备。200余名报名学员,将分3期进行培训。上海市对外经贸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张波博士作为学员代表表示:“我将通过参加培训进一步学习提升,学以致用,践行‘奉献、服务、健康、快乐’的宗旨,做好科学健身指导的服务者,更好地推广中华射艺项目。”体操世锦赛冠军、上海体育学院体操教师严明勇作为学员参加培训。他说:“我希望通过培训,把体操项目中适合大众健身的动作推广到群众中,帮助更多市民科学健身。”由此可见,通过培训学习完成从自身能力向能力输出的转变,从工作岗位向公益服务的转变,成为打通科学健身最后100米的重要力量。

本次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学习;第二阶段为线下实践培训;第三阶段为实践服务,通过考核学员将走进社区、楼宇、校园等,将所学内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培训合格学员,完成十次志愿服务,经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审核后,将颁发证书。来自杨浦区的辽宁全运会中长跑冠军教练、上海杨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负责人杨峻说:“我特别希望能成为其中一员。为市民服务,更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和责任感。”

上海市体育局整合多方资源,请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为学员讲课,课程包括政策解读、体医融合、赛事组织、沟通技巧、应急急救等应知应会内容。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会长、上海体育学院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法》修改起草组专家、上海政法学院体育法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熙,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欣,上海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刘兵,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曹可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树明等专家学者出任授课老师。上海自2020年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改革,让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质增量。目前,上海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人数自去年底的15547人增长到28695人,总体平均年龄降至42岁,科学健身指导专业化水平逐渐提高。上海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黄海松介绍:通过培训,将推动更多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转型社会体育指导员,让他们回归社会,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本次培训班由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承办,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给予支持。